研究源起
本研究的缘起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国家层面的信息化整体化愈发强调整体驱动;其次,上海、北京、杭州等地开启的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再者,区域和领域间数字化转型不均衡、不协调;最后,深圳龙华提出了全域数字化转型。那么全域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化转型有什么区别、运作机理是什么?
观点记录
01
研究综述
目前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集中在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或者数字社会的某一方面,即聚焦于某一领域内部的数字化转型;二是更加关注全面数字化转型,包括路径研究、内涵研究以及将其作为背景研究等方面。
综合看来,已有研究初步回答了全面数字化转型是什么、怎么做,搭建了全面数字化转型机制,为后续研究作出了贡献。但是作为全面数字化转型的一种特殊实践——全域数字化转型研究缺乏,故而,文章力图针对深圳龙华的全域数字化转型模式,通过相关理论搭建起理论框架,并具体阐释全域数字化转型实践,从而为具备开展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县区提供参考和指导。
基于此,我们将从数字化转型出发,回答全域数字化转型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以及内在机理是什么?并拓展有关理论的应用场域。
02
概念内涵
本研究设计的概念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数字化转型。目前数字化转型的典型定义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偏重于从技术角度阐释数字化转型定义;二是偏重从过程角度看待数字化转型定义,即数字技术如何促进企业转型,并发挥影响。其主体内涵包括:数字化转型均是建立在数字化技术或者平台基础上,数字技术或者数字平台作用的主体是现有组织、流程,实现企业、组织、流程的转型等。
二是全域数字化转型。包含一般的数字化转型概念基本要素。同时全域数字化转型又具有特殊性:建立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移动5G等数字技术以及形成的应用、平台基础上,通过整合、协调、信任以及数据等机制,引起的包括企业、政府组织等在内的组织架构、管理流程、管理思维的再造与重塑,个人思想观念等转变,是某一行政区域内(全地域)经济、政府、社会、生态等领域(全领域)数字化转型全周期性的整体推进,对经济社会发展、政府治理效能提升、公民幸福感提高等方面产生影响的过程。
综上可知,全域数字化转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支撑是数字技术;第二,全域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是整合、协调、信任以及数据;第三,全域数字化转型是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内主体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推进;第四,全面数字化转型强调经济、政府、社会等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推进,而作为全面数字化转型的一种特殊形态,全域数字化转型在重视推进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同时,更强调不同领域的相互支撑和共同促进;第五,全域数字化转型强调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支撑;第六,全域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过程,强调全领域推进数字化转型,又是一个状态,即实现全领域数字化转型的目标。
03
模式构建——理论框架
数字化转型本身就是一项整体性工程,而目前关于数字化转型研究,学者也愈发关注整体视角,因此整体性治理理论是全域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分析视角。但是,由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缺乏对外界环境的关注,而全域数字化转型又与行政区域内的环境要素紧密相关,所以必须借助生态系统理论,将环境维度纳入分析视角。整体性治理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共同强调主体,整体性治理理论又依靠协调、整合、信任机制发挥作用;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环境的影响;全域数字化转型包括不同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由此,我们初步搭建起“环境—主体—领域—机制”的全域数字化转型分析框架。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区、公民个体;领域包括数字经济、数字城区、数字治理;机制有协调机制、整合机制、信任机制、数据机制。
从模式框架看,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政府在综合考虑区域内的环境因素而做出的一种有关区域内经济、城区和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规划,并且通过协调、整合、信任以及数据等机制将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体在内的有关主体联结,从而实现本区域内全面数字化转型的目标。
04
案例描述
2020年深圳龙华首提全域数字化转型战略,“三位一体”推进数字经济、数字城区和数字治理发展,全域数字化转型成为引领当前龙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龙华的全域数字化转型包括以下几个要点:第一,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整体谋划;第二,以数字经济作为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第三,抓住了“数据”这个沟通衔接各部分的核心;第四,既重视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谋划,同样关注数字经济、数字城区和数字治理的内部推进。具体到实践层面主要体现为:龙华提出“一圈一区三走廊”(北部区域打造数字经济圈、南部区域打造中央活力区、打造横贯全区的“梅观创新走廊”“观澜河生态走廊”“龙澜智造走廊”)的发展格局;龙华明确指出“打造‘智造为本、双向赋能、样板示范、要素集聚’的数字经济模式”,进而为全域数字化转型积累资金、人才等各类要素;龙华在文件中指出以数据开放、数据交易和数据安全等为抓手,促进数据在数字经济、数字城区和数字治理间的流动;在数字治理中,则是积极协同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和数据治理三方面内容,以“互联网”+社会治理、“党建+科技+治理”、城市大脑等促进内部组织体系的扁平化和网络化,增强整体协同。
05
模式构建——框架分析
从模式框架看,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政府在综合考虑区域内的环境因素而做出的一种有关区域内经济、城区和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规划,并且通过协调、整合、信任以及数据等机制将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体在内的有关主体联结,从而实现本区域内全面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从龙华具体实践经验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从协调机制来看,主要包括价值协同的协调机制、信息共享的协调机制、诱导与动员的协调机制;第二,从整合机制来看,首先,在政府内部成立的“区—街道—社区”三级数字治理智慧中心无缝对接城管、安监、网格等部门31个业务系统,推动政府部门内各业务部门的网络合作。其次,积极推动“党建+科技+治理”多元共治模式,从而拓宽了政府内部与政府外部之间的合作;第三,从信任机制来看,龙华提出“培育信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数字经济创新共享服务联合体”即在培育既具有合法性而且还能接触组织信息资源和沟通渠道“新领导人和英雄”,同时开展相关培训以及完善数据治理体系;第四,从数据机制来看,龙华通过打造城市智能中枢,加快地上、地下、空间全要素数据采集和经济大数据收集,建成全时空信息化平台和经济大脑,推进基层政务信息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推动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平台对接。
06
总结
首先,在整体性治理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基础上,建构起包括“环境—主体—领域—机制”在内的全域数字化转型框架,明确了全域数字化转型出台的环境、建设主体、重点领域以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借助深圳龙华的全域数字化转型案例对这一框架进行了检验,政府是全域数字化转型的主导者与保障者,需要采取包括协调、整合、信任和数据在内的多种作用机制,凝聚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在内的全社会关于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普遍共识,从而实现区域内经济、城区以及治理的数字化转型。
其次,目前我们关于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学理性研究具有探索性质,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内涵、运作机理、建设路径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思考,在宏观上把握数字化转型发展大势下切入中微观层面加以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在压力型体制之下,数字化转型很有可能在部分地区出现形式化、盆景化、表面化以及悬浮化现象,在开启全域数字化转型时需要冷思考和整体思考。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全域数字化转型更是考验政府能力、区域潜力的模式,其对各级政府而言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行政区是否具备开启全域数字化转型的资源和资金支持;第二,全域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是否建立畅通;第三,能否根据环境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有关政策。同时对于数字化转型实践,一方面积极开展研究指导数字化转型实践,另一方面从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凝练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化转型的理论。
1、凡本网注明“来源:GovCDO、数字菁英、数字菁英网、SCOC智城中国、数据要素一线或公共数据运营生态圈”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数字菁英(数字菁英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GovCDO、数字菁英、数字菁英网、SCOC智城中国、数据要素一线或公共数据运营生态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feedback@digitalelite.cn)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链接:国家信息中心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 全国市长研修学院
数字理政网站:北京数字理政科技发展中心 | 数字菁英网